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党群风采   -   媒体报道   -   医院骗子玩转型 专盯住院病人
2014/7/31
医院骗子玩转型 专盯住院病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7-30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李楠楠 
  医院内人流较多,人员复杂,骗子很容易就混在其中进行诈骗。 
  患者在填写相关表格时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楠楠 实习生 李奇芳  本版摄影 实习生 胡瀛斌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继冒充领导、老师打电话诈骗后,骗子们又有了新的“身份”,目标则是住院的患者。日前,有患者家属报料称,近期接到有自称是患者主管医生的电话,称正组织专家会诊,同时索要“红包”,后经查对原来是新型骗局。对此,医院安保负责人专门细数了容易在医院出现的诈骗类型,同时提醒患者和家属要做好隐私工作,遇到要求汇款或建议到院外治疗的,需提高警惕。
  “带去体检”骗押金
  据了解,在医院内出现的一些新型骗局,有些是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数个月前,从广西到广州就医的宋先生住进了广州大道北某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并交了5000元住院押金后,拿着资料往病区走时,一名身穿白色制服的护士就迎了上来,称自己是宋先生的专人护理,要带其到体检部进行身体检查。到了体检部,“护士”要求宋先生取大便检验,同时提出帮他先看管好押金单等入院资料。
  等到宋先生取出大便样本时,“护士”将入院资料交回,称自己还有事,让宋先生自己到病房去。宋先生进了病区后上缴住院押金单时,却被告知押金单是假的。等到他重新跑到入院处,才发现5000元押金已经被取走,“工作人员说,刚刚来了个自称是我家属的人,说不想住院了,拿了押金单来退钱。”宋先生说,还没治疗,自己就已经被骗了一笔医药费。
  “专家会诊”骗红包
  患者家属陈阿姨介绍,她家人是一名肠癌患者,日前刚做完手术,原本预计本周五回医院进行复查。前天,陈姨突然接到住院时的主管医生“王医生”电话,告知复查提前,要陈姨第二天带着患者过来医院。同时还说,后续治疗方案要调整,现在召集几位专家讨论,“最后还要我顺便带两个两三千元的红包,给会诊的专家。”陈姨当时想也没想,考虑到请专家会诊,花费在所难免。
  第二天,陈姨到了医院后,给“王医生”打电话,说想把红包送上去,顺便听听会诊意见。对方却说,自己正在忙,要她将钱转到另外一个账户,“我看到户主姓罗,对方就解释说罗是他的领导。”陈姨介绍,期间“王医生”不断短信催促,让她尽快把钱转过来,后来她越想越不对劲,上楼找到主管的王医生才发现,原来王医生根本没给过电话,自己是遇上骗子了。
  “紧急手术”骗打款
  记者昨日采访了多家医院,相关安保科室表示,和外面社会的骗局有所不同的是,骗子们抓住了患者和家属急着治病的特点行骗,往往更能“钓到大鱼”。
  在员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楼的入口处,就贴有一张“安保须知”,该须知上称医院近期发生一起诈骗案件,诈骗分子采取拨打病人家属电话,谎称病人住院期间费用不够,需家属将费用存入某个账号的手段进行诈骗。
  “有些骗子甚至给家属电话,说患者病情突然恶化马上要手术,要求家属半小时内打入数万元到指定账户,不然无法手术危及生命。”
  广东药学院附属医院保安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骗子甚至是团队作战,专挑病人出去检查或方便的时候打电话,这时家属可能联系不上患者,往往来不及分析,信以为真就上当了。
  骗子从何来?
  由早年医托医闹转业 扎根多年熟医院流程
  骗子为何会青睐患者?患者的个人信息、电话号码等又是如何泄露出去?记者了解到,医院内的小偷小骗通过不断“进化”,骗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富有技巧。
  “这两年通过设计骗局的多起来了。”珠江医院医务科一名工作人员说,有患者甚至怀疑个人信息泄露是内部人员所为,这使得有时医务科室也要调查这些问题。
  对于骗子们的身份,据医院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很多骗子都是“经营多年”的专业人士。“病人资料不一定是医院泄露出去的,医院管理系统还是很有安全保障的。”该知情人士表示,有些骗子扎根多年,从早年当医托炒号开始,后来又转入医闹行业,他们很熟悉医院的流程,现在又开始利用患者心理和医院管理上的一些漏洞行骗。
  怎样不被骗?
  入院填写表格要留心  遇电话索钱物需核实
  从事多年医院安保工作的朱科长表示,“通常容易受骗的是老人、外地就诊的患者,或是得了癌症的重症病患者。”
  朱科长表示,防范医院诈骗,一方面医院需加强病人信息的保密,患者及家属也要留足心。首先,医务人员是禁止收取病人红包的,如收到这类索要钱物的电话则百分百是诈骗电话。其次,病人在填写入院相关表格时要留意身边人,防止个人信息被偷窥,“有些患者和家属资料填错了,就直接搓成纸团扔在旁边,很容易被人利用。”再次,如果在候诊时有人建议你到院外就诊,千万不可轻信。
  此外,如果家属接到要求将医疗费转入某个账号等类似电话,一定要打电话给医院核实清楚。医院不会采取通过打电话等形式要求病人将医疗费存入某个私人账号的形式收取费用。最后,在确认为骗局后,家属应保留好通话信息,及时向警方报案。

版权所有 ©2005-2021 欧宝体育官方app登录 .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