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初春防病谨记三招
遵循“春捂秋冻”原则,注意保暖;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抵抗力;注射疫苗可帮助防病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但空气中的花粉、粉尘也相对比较多,空气质量有时不太稳定,甚至出现轻霾、PM2.5上升等现象。加之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更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外部因素稍不留神都可能成为诱病的因子。往年这个时节,出现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人都会有所增加。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发病?家人该如何帮助老人尽量避免发病?一旦不小心“中招”,出现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应对?请听专家一一支招。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庄文斌、吴亮军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保科主任刘华教授、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苏运辉
预防有招:
老人初春防病三建议
初春时节,老人日常防病应做好哪些“基本功”?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干保科主任刘华教授给出如下三招建议:
1.遵循“春捂秋冻”原则,注意保暖。虽然近日气温回升快,很多年轻人都开始“短袖上阵”,但作为身体机能相对弱势的老年人,初春的衣服还是别减得太快,要密切观察早晚天气的变化添减衣服。
2.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抵抗力。但刘华再三强调,老年人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最好坚持一天运动两次,早晚各一次,但时间不要太长、强度也莫太大,稍感疲乏即可停歇。
3.考虑注射疫苗助防病。老年人可咨询医生,有选择地注射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救治有道:
家有心肺疾病老人 家中常备急救用品
家有老人,家庭成员应牢记急救中心电话以及社区医务人员的电话号码,熟悉老人平时指定就医的医院或附近的医院,一旦老人发生紧急情况,能确保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另外,家有患有肺、心疾病的老人时,家中应常备氧气袋、氧气瓶等急救用品,当老人气喘严重、心力衰竭时马上给其吸氧,以助缓解症状。
1.呼吸道老病号应长期稳定治疗
对于本身就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老人,刘华建议要长期稳定治疗。而在药物治疗方面,宁少毋滥。在非药物治疗方面,除了康复锻炼外,老人还可根据病情,选择长期家庭氧疗、无创通气等,同时要减少烟酒摄入,做到按时就寝、饮食规律,并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补充。
另外,老人若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特别是当咳嗽的频率加大、体温升高、痰的颜色变黄、气喘变粗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2.心绞痛老人头抬高忌搬动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会突然出现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有不舒服的压迫、发闷和紧缩感,有时疼痛还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颈部等。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苏运辉建议,在老人心绞痛发作时,家人应注意如下几点:让老人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等体位,把头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随便搬动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不要吞服,硝酸甘油1~2分钟开始起作用,病情多在3~5分钟缓解,若症状无缓解10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应迅速呼叫救护车。
3.中风保持呼吸道畅通忌摇晃
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的老人,突然头晕、头痛或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混不清或呕吐、一侧肢体瘫痪等症状,很可能是中风,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少移动老人,更不要摇晃其躯体,保持老人安静并尽快呼救救护车;
若老人清醒,可将老人的头部略抬高;若老人意识丧失,可将其摆放成侧卧位,头稍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防止老人将其吸入肺中。
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不要给患者进食、喝水。
特别提醒:
家人应督促老人
有病及时就诊
“家有老人,建议家里人日常要做好观察者、督促者的角色。”刘华提醒说,由于年老的缘故,不少老年人的观察力、记忆力都会有所下降,对天气的变化不太敏感,容易感染风寒。不但如此,不少老年人对自身身体状态的变化也不太敏感,有点不适又怕麻烦家人,常抱着“拖一拖再看”的心态,不愿意马上到医院就诊。这时就需要家人耐心、细心的观察,及早为老人做出判断并督促、陪伴其及时就诊。
刘华建议,家人可以在家里明显的位置挂个温度表,并提醒老人早起时看一下温度,再衡量要穿多少衣服;晚上就寝前观察一下温度,掂量被子得盖多厚。当发现老人出现咳嗽、咳痰的现象时,家人要更加留心,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就医。
每天多留意天气预报,遇到空气质量下降时,提醒老人停止晨练。周末有空,多陪老人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踏踏青,欣赏风景、涤畅情志。居家保持清洁,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卫生和通风等。
报道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3/26/content_2191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