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会让很多家长觉得心烦或丢人。所以当两三岁的孩子哭泣时,父母都会千方百计去抑制孩子们的眼泪。或呵斥他“收声”;或恐吓他“再哭,把你关黑屋子里”;或者自以为高明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停止哭泣,如说“看,那是什么?”……心理医生表示:“孩子们所有的哭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表达。不让孩子哭或没有让孩子哭充分,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处理,积压在心中,久而久之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孩子性格、人格上的缺陷。”
中国爸妈为何不让孩子哭
小时候不让哭长大不会哭
孩子哭,为何会让很多家长觉得心烦或丢人?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教育就强调坚强、勇敢,“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摔倒了不哭就会得到表扬,哭则被认为是懦弱。
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张柏芳主任医师说,家长不喜欢看到孩子哭还有另一层原因。从心理学分析,孩子的哭是会勾起成人自己内心深处对无助感、脆弱感的记忆,由于这些一直被认为是“不好的”,这些是他们不愿意去看到、去面对,因此他们不希望孩子哭。
小时候不让哭长大不会哭
其实,哭作为人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以让人得到有效的自我调节。由于哭一直被贴上了“丢人”的标签,这个重要的情绪疏导武器被我们生疏,甚至遗忘,就算我们实在忍不住哭出来的时候,也很难淋漓尽致,心中满是纠结、矛盾。我们从孩童时内心表达的需求就被否认,长大了我们也不愿意,甚至不会去表达,天天穿着“马甲”装坚强,坚强的外表下掩盖的是脆弱。
我们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家长“止哭”的方法,并请专家点评利弊,找一找有没有你的影子——
情景1 漠视
小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哇哇大哭,一边用眼睛很期待地看着站在一旁的妈妈。妈妈说,“自己起来,怎么这样都哭,一点也不勇敢!”然后,妈妈就转过头和别人聊天。过了一会儿,孩子果真不哭了,自己站了起来。妈妈对自己的处理方法很满意。
点评: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不会演戏,哭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孩子摔倒了哭很正常,一是因为他可能确实感到痛;二是因为他需要得到妈妈的同情和安慰。孩子在摔跤后,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同和安慰,还被家长责怪的话,孩子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甚至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特别乖、特别听话。压制自己内心的需求、漠视自我的真实感受。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常常逆反行为特别强烈,让家长感觉孩子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得面目可憎大逆不道,若真实情感不能自然流动,内心压抑,自我存在感低,通过逆反的方式,寻回自我的存在。
另外,不管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要对孩子说“不勇敢、不坚强”这样的话。因为孩子可能会认同自己 “不勇敢”,“不勇敢”这个词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了,那么孩子将来在处理事情时,就会缺乏自信常有无力感。
情景2 恐吓
爸爸不小心撕坏了孩子的“小红花”,孩子哭闹不止。爸爸觉得孩子有些不可理喻,心烦地说:“你再哭!再哭就把你关到小黑房!”
点评:在大人看来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件小事,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困扰,甚至伤害。但他们自己又不懂得如何表达、处理,积压的情绪就会转变为行为上的“无理取闹”,一点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等等。孩子的这些“反常表现”会让许多成人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其实这是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信号,他们在呼喊成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只是爸爸没有发现孩子求助的信号,反而恐吓他。孩子可能立即不哭了,但他的情绪问题非但没有得到处理,“被关进小黑房”可能又增加了他的恐惧感,甚至被遗弃感。
情景3 转移注意力
孩子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摔坏了,孩子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就赶紧打开电视机:“咦,你看,那喜洋洋好聪明哦?”孩子果然马上停止哭泣,专心看起了电视。
点评:当孩子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用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让孩子停止哭闹,并自以为“很有办法”。这种方法的确比恐吓或训斥孩子不许哭要好一些。但是孩子的情绪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也没有得到处理。其实仍然是存在他们心里的。如果久而久之,家长经常如此操作,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充分的释放,日积月累,叠加起来,亦不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情景4 帮孩子出气
孩子在沙发上,不小心掉到地上,碰到了头,开始哭。爸爸马上过来“狠狠地”跺了几下地,“都是这地板不好,它不听话,我们打它!”孩子果真不哭了。
点评:当孩子不小心摔倒后,一些家长经常用这种帮助孩子出气的方法来达到立即“止哭”的效果。殊不知,用这种方法应对孩子的哭泣,只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如果这样的情形多次发生,很容易导致孩子将来在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外界,缺乏自我反省能力。
情景5 妥协于孩子的要求
和孩子去逛街,孩子看到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要买,妈妈不答应。孩子开始大哭,妈妈没辙,只好买了下来,孩子立即不哭了。
点评:当孩子的愿望没有达成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失望、伤心而哭。此时父母可以一方面抱着他,亲他,安抚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不去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这就是说,把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和处理这个事件本身分开。如果选择满足了他的不合理要求的方法来安抚他,那么孩子以后可能会把哭作为工具使用,要挟父母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情景6 插手孩子间的纠纷
孩子和邻居小朋友在玩耍,谁知邻居小朋友却把孩子的玩具一把抢了过去,孩子嚎啕大哭。此时妈妈走过来,“你不能抢妹妹玩具,应该还给她!”妈妈帮孩子要回了玩具,孩子不哭了。
点评:小朋友之间出现纠纷时,孩子可能会因为伤心、委屈,甚至愤怒而哭。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的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在做到容许这情绪存在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家长可以抱着孩子说:“姐姐拿走了你的玩具,我知道你很伤心。”家长对孩子情绪的认同,会更有利于孩子负面情绪的宣泄。孩子的情绪宣泄充分后,他自然就恢复了平静,自己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大人急着出主意,甚至插手处理纠纷,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学习人与人交往技巧的机会。
Tips
孩子哭时该怎么做?
爱乐园幼儿园园长梁伟真,本身也是一个五岁男孩的母亲,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哭时,她会如何面对?梁伟真说,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孩子的哭泣,她会选择先把孩子抱开当时的环境。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抱着他、用眼睛看着他。这时如果孩子在哭诉,可以主动回应他的话。内容不对“事”,而是肯定他的这种情绪。比如,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有的家长不知道这种情况说什么好,梁伟真说,这时候不说话也无妨,抱着他、用眼睛看着他,已经可以传递出你的关爱与关注,这对孩子就能起到平抚、安慰的作用。等孩子情绪宣泄完了,自然就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
有些家长担心,这样让他宣泄,会不会哭个没完没了。梁伟真说,根据她的经验,孩子如果每次都能及时得到倾听和情绪的宣泄,身体内积聚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少,他每次需要宣泄的时间也就会越来越短。
报道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3/26/content_1552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