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不丢人 让自己忙起来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5-11 来源: 老人报
李爷爷与刘爷爷从小一起长大,共过患难,情谊深厚。最近刘爷爷由于生病住院了,医生还下达了病危通知,看起来非常憔悴。李爷爷时常去医院看望刘爷爷,看见老伙计行将就木,不舍的同时感慨万千。并且自探完病后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情绪低落。为此,老伴和儿子女儿非常着急。
专家分析:李爷爷失眠与情绪失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于朋友的病情的心痛不舍,以及依赖关系即将脱离的复杂情感的情绪表现;二是一种潜意识中对于死亡的恐惧。
指导专家 皇甫丽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出诊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
记者 殷 鑫 通讯员 潘英媛
死亡恐惧每人都有
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仿佛与生俱来,但需要某一特定场景或事件引发。在被诱发前,对死亡的恐惧在可控范围内,如人们会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会关心如何预防疾病等,这些其实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有着对死亡恐惧的影子。但恐惧一旦被一些事件诱发后,其表现也将会变得多种多样。
而老年人由于年龄、体质等,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加接近,所以恐惧也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在老人身边有亲近的人重病或去世时,特别容易引发一些敏感老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些恐惧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死亡恐惧的表现
上述案例中的李爷爷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情绪的变化以及严重的失眠,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会表现为担忧、紧张、坐立不安、无意识地来回走动等;有的甚至会表现为躯体症状,比如口干、心慌、出虚汗、头晕头痛、尿频尿急等。
皇甫丽表示,以上症状属于恐惧症以及焦虑症表现的范畴,出现以上反应不一定就属于死亡恐惧,辨别死亡恐惧最主要看诱发恐惧的事件。当老人遇见突发事件时,可能出现应激反应,也就是在出现以上症状后的两三天内可缓解,那么家人除多多陪伴外无需担心,但如出现以上症状超过一周,且影响生活,那么家人最好带其去医院找专业人员聊一聊。
远离敏感事件 做下全身检查
皇甫丽指出,性格不同,人们对于敏感事件接受程度也就不同,当亲人或朋友去世时,乐观开朗的人可能会反省自己,更加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未完成的梦想,而敏感、偏抑郁的人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恐惧。所以专家建议,要做自我判断或是让家人朋友帮助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性格,如比较敏感,最好远离这类与死亡有关、可能诱发死亡恐惧的事件。
当觉得自己对死亡有种莫名恐惧,且引起身体不适时,最好做一些事情转移注意力,尽量与一些乐观、开朗的人交流,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让自己忙起来。如果实在担忧,专家建议,去做一下全身检查,对身体有个全面真实的认识,也能减轻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