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通血管”?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8-04 来源: 老人报
近年来,输液“通血管”的做法在坊间传开。不少中老年人也成为输液的拥护者,每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就到医院去挂几天水,希望能“预防”心梗或脑中风。对此,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曾智桓表示,输液通血管的作用不大,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微乎其微,若输液不当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指导专家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曾智桓
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潘英媛 王媛
输液“通血管”作用不大
据了解,钟情于输液“通血管”的多数是中老年人,一大原因是想通过“通血管”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些人群中不少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病史或曾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突发心梗或中风的风险比较担忧。
曾智桓告诉记者,不少中老年人青睐的静脉注射“通血管”使用的药物成分多数是活血化瘀的中药,主要有丹参、银杏等。虽然这种类型的中药已被证实了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调节血脂等作用,但靠通过输液达到疏通血管的功效是微乎其微的。
“输液是有疗程的,在输液期间这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若停止输液,药物的半衰期就过了,药物代谢完就没有通血管的作用了。”
除此之外,曾智桓提醒,若血管已经堵塞了,仅靠药物来疏通的功效不大。因此,中老年人靠输液来疏通血管是没有必要的。
输液不当 有损健康
有不少人认为,既然输液的药物主要成分是活血化瘀的中药,那么“挂水”也应该百利而无一害吧。对此,曾智桓则表示,输液不仅不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输液不当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输液的中药要通过萃取提纯,但由于成分复杂、工艺繁琐,可能会出现大的中药颗粒残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其次,对于血管本身有斑块、不能控制的高血压(舒张压180毫升、低压达到110毫升)等,过度活血化瘀会引起出血。最后一点副作用是若反复扎静脉,还会引起静脉闭塞、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因此,不建议中老年人进行输液“通血管”。
曾智桓介绍,对于一些急性期的疾病,通过静脉注射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确实能有效缓解病情。但输液通血管也仅仅局限于这些急性期的疾病,包括非大面积的脑梗塞,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发作,全身脓毒血症的中毒症状等。
相比输液,曾智桓认为,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作用更胜一筹。对于肝肾功能较好的中老年人日常可服用丹参、银杏、红花、川芎、三七等中药,从而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调血脂,还能改善内皮功能。
通血管妙招:30分钟有氧运动+清淡饮食
对于如何能真正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曾智桓表示,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根本、最直接的办法还是要靠饮食和运动。
饮食方面,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一定要清淡,不要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鸡蛋黄、动物内脏等。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木耳、芹菜、冬菇等,可有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增加好的胆固醇来保护血管。
运动是消耗脂肪的最有效办法,而运动30分钟以上脂肪才开始燃烧。因此,每周要不少于3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中老年人平常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聚集,预防中风的发生。若血脂异常,可服用他汀类药物调脂。对于明确有动脉硬化、血管有斑块的中老年人,则需要服用强效的他汀类药物。曾智桓提醒,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比较脆,肝肾代谢功能差,因此服用药物时要减量,否则容易造成肝肾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