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11-26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杜伟明、潘英媛
图/广州日报记者乔军伟
昨天,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再次走进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早防早治,莫让小中风惹大麻烦”为主题邀请该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专家洪铭范教授讲解如何科学预防脑中风,并为听众答疑解惑。
“在我国,脑中风已上升为第一位死因。”洪铭范说,脑中风也被称作“脑卒中”,包括人们常说的脑梗死、脑出血。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0000,幸存中风病人700万,致残率高达75%。到2030年,我国脑中风人数可能高达3000万。
如何预防筛查脑中风?洪铭范提醒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针对性体检。高血压人群除了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外,还应考虑做颅内外血管评估。
现场
番禺街坊5时起床来听课
为听讲外地病人推迟出院
“我上个星期五一看到《广州日报》上的预告就早早报了名,星期一来拿票。因为住得远,今天早上5时多就起床,怕赶不及啊!”昨天早上,来自番禺的陈姨带着早餐早早就出了门,提前到达名医大讲堂的会场“坐定定”,摊开纸笔等着听课。
陈姨有高血压。她亲眼见过患中风的亲友“话也讲不出来了,手也写不了字”,基本瘫痪了,生活质量很差。“我知道高血压是中风危险因素,所以更要及早预防。”陈姨说,到广州日报的名医大讲堂学多几招,早防早治,万一遇到意外不至于手足无措,才能尽量避免不幸的发生。
在昨天会场的两三百名听众当中,66岁的梁伯穿着住院服,有点“与众不同”。“本来我昨天就该出院了,为听这一期的名医大讲堂,我跟医生商量多住一天再回去。”来自汕头的梁伯说,大概两个月前,他的左侧身体从头到脚开始发麻,进医院治了10来天,出院后没多久又复发了。第二次住院,梁伯更重视治疗和后续的康复。如今他已经明显好转,虽然手掌的末梢神经还有点麻,但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该如何继续康复、预防再次复发?昨天早上听完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这下他“心里就有底了”。
讲座
及早预防就能远离脑中风
“虽然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在昨天的讲座上,洪铭范分析说,年龄、遗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膳食习惯和营养障碍、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饮酒过量、睡眠呼吸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可能是造成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但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早科学预防,就能离它远远的。
预防
40岁以上定期查心脑血管
如何及早发现、科学预防脑中风?洪教授支招如下:
●40岁以上就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体检项目包括:空腹及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脑及颈部血管B超、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若脑、颈部血管超声发现有血管病变,必要时选择CT或磁共振做血管造影检查。
●有中风家族史人群,发病的概率高5%~10%,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中风风险。
●高危人群除了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外,还应考虑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
误区
定期通血管能防中风?NO!
近年来,一到季节交替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病高发的时节,就有中老年人到医院找医生给输液“通血管”,希望以此“预防”心梗或脑中风。也有一些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嫌吃药麻烦,认为定期输液通血管“预防”中风更方便省事。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洪教指出,预防中风是一场“持久战”,而定期输液通血管只是一种突击行为。他解释说,脑中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最终使血管闭塞,甚至可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血管。这些斑块好比“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中风。而要拆除这些“不定时炸弹”,就需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此外,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的危险因素也要长期干预、控制。因此,预防中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定期通血管就可以做得到的。
“而讲到防治中风,可选择的药物很多,并非药物费用越贵、疗效越好,适合病情的药物才是好药。”洪教授举例说,比如拜阿司匹林,一颗才几毛钱,一天服一颗,也能降低中风的发生。
不过,他提醒,防治中风的药物也不可吃吃停停。有调查发现,中风病人在出院后如果坚持服药不到9个月的话,病人1年的死亡率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