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简称,俗称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其主要是指:
(1)血清总胆固醇(TC)过高;
(2)血清三酰甘油(TG)过高;
(3)混合型血脂异常(TC和TG均升高);
(4)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男性和女性血脂异常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何客观认识女性的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干预特点,现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
一、女性血脂的变化趋势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随年龄而变化,男女性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欧美:女性TC和LDL-C水平60岁达高峰,而男性于50岁左右即达高峰,70岁后开始下降。
·中国:TC和LDL-C达高峰年龄较欧美国家推迟10年左右。
二、女性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女性血脂代谢受女性激素影响较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雌激素缺乏在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绝经后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绝经前的女性,而且这一风险与绝经后的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呈正相关。
1、LDL-C
由于有雌激素保护作用,成年女性血LDL-C低于男性,绝经期后则迅速增加。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不论男女,LDL-C上升应视为CHD的主要危险因素。
2、TG
女性血TG亦随年龄而升高,且这种改变比男性更明显。大多数成年女性血TG低于男性,但绝经期后血TG上升。另外,口服避孕药可以促进女性血TG升高。虽然TG升高对于男性CHD是否是独立危险因素尚未肯定,但Framingham等研究认为,TG升高对于女性很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
3、HDL-C
成年女性血HDL-C高于男性,绝经期后则下降趋势。在LDL-C不高者,中低HDL-C(女性<1.29 mmol/L)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4、TC
我国人群总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Framingham研究证实:女性在同等水平的TC条件下,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男性。
三、女性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
2013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出台的《全球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强调“干预血脂异常的目的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2012年)建议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达到理想血脂水平:LDL-C<2.6 mmol/L,HDL-C>1.3 mmol/L,TG<3.9 mmol/L,非HDL-C<3.38 mmol/L,Ⅰ级推荐,证据级别B。
干预血脂异常的药物:
·降TC药物:他汀类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普罗布考。
·降TG药物:贝特类药、烟酸及其衍生物、Omega 3脂肪酸。
《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2012年)建议:
对女性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及评估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基于女性个体危险因素及危险分层制定干预措施,应成为女性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
·高风险女性,包括冠心病(Ⅰ级推荐,证据级别A),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10年绝对风险>20%的女性(Ⅰ级推荐,证据级别B),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用调脂药物使LDL-C<2.6 mmol/L;
·极高危心血管疾病女性(近期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合并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且控制不良)进行调脂治疗,使LDL-C<2.08 mmol/L(Ⅱa级推荐,证据级别B);
·存在其他风险的女性推荐LDL-C≥3.38 mmol/L,合并多个危险因素及10年绝对冠心病风险10%~20%的女性,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用调脂药物降低LDL-C(Ⅰ级推荐,证据级别B);
·LDL-C≥4.16 mmol/L、合并多个危险因素及10年绝对冠心病风险<10%的女性,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用调脂药物降低LDL-C(Ⅰ级推荐,证据级别B);
·LDL-C≥4.94 mmol/L,无论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女性,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用调脂药物降低LDL-C(Ⅰ级推荐,证据级别B);
·年龄>60岁、预计冠心病风险>10%、虽无感染证据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0 mg/L的女性,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可使用他汀类药物,但获益尚不确定(Ⅱ级推荐,证据级别B)。
·对于HDL-C降低或非HDL-C升高LDL-C达标的高风险女性,如HDL-C<1.3 mmol/L或非HDL-C(TC减去HDL-C)>3.38 mmol/L,可应用烟酸或贝特类药物,但获益尚不确定(Ⅱb级推荐,证据级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