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党群风采   -   战"疫"专栏   -   抽2毫升静脉血可测胃癌风险
抽2毫升静脉血可测胃癌风险
2015/11/4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10-12 来源: 老人报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饮食不规律,使得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高达40万例,死亡35万例,约占世界的40%。专家表示,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超过90%。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主要因为缺乏早期胃癌的筛查手段及机制。然而在国际上已探索出血清学初筛结合内镜诊治发现早期胃癌的新的有效途径。9月25日下午,广东省第一家早期胃癌筛查中心正式落户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指导专家

  何兴祥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农林下路19号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教授

  李兆申

  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潘英媛

  抽2毫升血可知风险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兆申教授表示,胃癌之所以高发,与人们喜欢的三大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分别是过度熬夜、过度吃腌制等食品、长期吸烟。虽然胃癌高发,但其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而以往胃癌筛查主要通过胃镜发现,但胃镜检查患者耐受性较差。据统计,通过胃镜发现的胃癌95%已处于中晚期,许多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并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今年已引进血清胃功能检测技术用于早期胃癌筛查。受检人只要抽2毫升静脉血就能“发现”胃黏膜病变风险。相比于胃镜检查,抽血检查具有微创、无痛、安全、经济、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大面积的人群普查,对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危人群应每年查一次血清

  胃癌高发,那么目标人群有哪些呢?李兆申表示,目前研究发现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年龄40岁以上,胃癌家族史、来自胃癌高发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有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具有以上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应该接受一次血清胃功能检查,若结果异常,再接受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问题,进而早期处理。”李兆申建议。

  很多人会疑惑,胃癌早期没有症状,血清检查就能灵敏发现异常吗?对此,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兴祥表示,虽然早期胃癌患者大多都没有特殊的症状,但血清胃功能检查却可以提前检出异常。对于血清胃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医护人员会进一步进行精细胃镜检查,即对可疑部位进行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更精细的检查,并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大大提高早期胃癌检查率。“能发现早期胃癌对患者的康复也有重大意义,对于早期胃癌的患者,可以进行胃镜下早癌病灶的完整切除,而不需要进行外科开腹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何兴祥称。

版权所有 ©2005-2021 欧宝体育官方app登录 . |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66318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