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塞舌尔工作的100天
神经外科 王文涛
今年年初,我作为我省青年志愿者踏上了援非医疗的征程。抵达塞舌尔后,经过资格认证及相关面试,我被塞舌尔卫生部分派到维多利亚医院担任普通外科医生,从而开始了我的援外工作。转眼间,为期一年的援助塞舌尔工作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感触和经历颇多。
(一)赛国医生上班不穿工作服
维多利亚医院是塞舌尔全国唯一的一所综合医院,但其医疗条件只是相当国内的二甲医院水平。这里的医疗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英联邦医疗制度,实行免费医疗,但医疗物资比较缺乏,医疗设备相对陈旧,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住院环境也很简陋,病房几乎全部是开放式的大框架结构,没有空调,病床与病床之间用布帘分隔,在检查及治疗时拉上。
医生上班时没有工作服,都是穿日常的便服进行检查操作,即使换药时也没有口罩、帽子!这与在国内的严格的无菌操作要求相距甚远。塞舌尔国内艾滋病发病率较高,但是未经病人同意,禁止医生对病人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查,即使对于手术病人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医生是暴露高危感染风险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尤其是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被针刺伤是常有的事,风险极高。
(二)工作难度在国内无法想象
我所在普通外科是全院最忙的科室之一,工作量大而且繁琐,涵盖的范围几乎从头到脚,病种繁多。医院实行的是值班医生负责制,负责医院普外病房、院内会诊及全国各地诊所外科病人的转诊工作。目前我已经开始单独值班,工作繁重程度难以想象。记得第一次值班是星期天,首先是查房,包括全科有几十个病人、ICU病房、儿科病区的外科病人,要逐一了解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并更改医嘱及记录病程,在此期间接到了内科会诊的电话和3个地方诊所的电话,正准备去会诊,突然病房病人病情变化需要立即进行抢救,ICU病房病人已满不能转科,病房没有心电监护仪,吸痰设备非常陈旧,有些抢救药品是没有的,只能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抢救。抢救刚刚结束,手术室来电话说剖腹探查病人已麻醉好,要求尽快上台。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饥肠辘辘的我没时间去吃午餐,而是去了急诊科接诊收治了6个病人,整晚只睡了半个小时,第二天又要开始日常查房及手术。这样强度的工作量在国内也是少见的,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心情也是愉快的,我想这正是援塞志愿者应该做的,体现了援外志愿服务者的价值。
(三)糖尿病足是普外科常见病
糖尿病足是塞舌尔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病人常常需要清创与截肢。截肢是常人看来非常残酷的手术,虽然病人非常信任医生并能坦然面对,但我经常思考为什么会走到非要截肢的地步。我发现这里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多数患者没有像国内那样饮食控制,病头甜食与果汁堆积如山。于是我经常走到床边与他们交谈,指导他们如何控制饮食,床头的甜食消失了,皮下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减少,血糖得以控制,从根本上缓解了病情的进展,但愿需要截肢的病人越来越少。病房内伤口感染的比例比较高,无菌观念较差,常常看到徒手伸向无菌包或戴了消毒手套的手乱摸,但我依然坚持国内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并将这种习惯带给我的同事们。
(四)语言是工作的最大障碍
在塞舌尔,语言沟通是我们这些援外工作者的最大障碍,医院的医生来自世界各地,医务工作人员之间交流虽然都使用英语,但由于英语发音的迥异,听起来非常吃力。病人大多数讲克里奥语,外国医生平时靠当地的护士充当翻译。于是我就利用业余时间恶补英语,尤其是专业外语,并正在学习克氏外科学,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大胆与他人交流,使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现在是这里国内援外队的安全委员,深感责任十分重大。因为在队友们逐渐熟悉了当地工作与周围环境之后,都面临着两个重要安全问题,一是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个人的身体与财产安全越应受到重视,日间结伴而行,严禁夜间外出,并且鼓励大家相互提醒,安全用电和煤气,出门锁好门窗,外出个人财产严格看管。二是想家与思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绪与日剧增,队内的感情联络非常重要,做为队伍的年龄较大的成员,我努力做到关心年轻队员,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疏导灰暗情绪,鼓励他们树立起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五)身在国外 心系祖国
这里的信息比较闭塞,但我还是努力通过各种途径知晓国内外大事,5月12日,国内发生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我身在国外的焦急如焚,先后向市团委及中国驻塞大使馆提出申请,要求去抗震第一线志愿服务,虽没有得到批准,但我还是积极关注灾情变化,并向灾区捐助50美金,于国内同步时间参加了全国哀悼日活动。
奥运圣火的传递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身在万里之外的我期待者奥运会能够圆满完成,遗憾的是自己不能亲眼看到奥运火炬传递,不能亲临奥运会场,甚至不能在塞舌尔电视中收看现场直播。
(六)援外工作 身苦心甜
在塞舌尔的这段生活,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艰苦”的含义。从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困难就时时伴随着我们。炎热的天气、强烈的紫外线、水土不服、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物资短缺、物价奇高、语言不通等等,看着年龄较小的队友都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我都不好意思再提“困难”二字。我相信很多队友和我一样,在来非洲之前已经对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毅然离开广州舒适便利的生活,来到非洲这片热土,奉献自己的青春。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同时也是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职工,我时时刻刻思念我的医院,我的同事,由衷感谢医院领导、科主任及每一位同事对我的关心和付出,感谢你们默默无闻的奉献,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更好的完成援外任务的决心。
展望今后的援外工作,等着我去做的事情还很多。随着对医院业务逐渐熟悉,能开展的工作也会逐渐增多。我将在这里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塞舌尔人民服务,以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