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几分醒
受访专家: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 曾育辉副主任医师
为何喝酒后容易出车祸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曾育辉主任告诉记者,“喝酒常有三部曲,先是兴奋话多,再是走路不稳,最后是不言不语,不同的阶段开车的话容易出现不同的事故。”
1兴奋多话期:踩大油门开快车
稍微喝点酒人就容易兴奋,这时最容易对中意的对象有“心跳”感,而且还话多、活跃、激动,此时开起车来也觉得“爽极了”。摇下车窗、开着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稍一踩油门就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多半是喝到这份上的人。
“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影响的是思维、判断力等高级中枢,其次才是肢体运动等低级中枢,因为越高级的中枢对酒精越敏感,所以人饮酒后首先会表现为兴奋、激动、健谈,甚至胡言乱语,且判断力等会下降。”此时开车,往往不能正确辨别距离,判别踩油门的力度,且在兴奋状态也容易猛踩油门。同时,踩刹车也会变慢,曾有研究表明,没饮酒的状态下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平均是0.6秒,喝一罐啤酒后需要1.2秒才能反应过来,反应速度慢了一倍。
“这时最容易开快车,且判断力会下降,当看到行人时,平时能刹住车或打方向盘,这时往往就会判断失误,反应变慢。”曾育辉称,在东风路上曾发生过一起严重车祸,当时车主由于喝酒后兴奋过度,开着快车,放着豪放的音乐,当看到前方的大桥墩时已经晚了,一头撞上去,车头变形,车内的3人当场死亡。
2动作迟钝失调期:车走S形、最容易冲进水沟
过了兴奋期,此时再喝多一点就进入了第二阶段,酒精开始抑制皮层下中枢、小脑等,饮酒人会出现走路不稳、摇摇晃晃,有时手脚的动作也变得不协调,甚至难以掌握身体的平衡,连说话也不利索,舌头开始打卷了,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意识模糊,眼睛看不清楚等。
此时如果起身上洗手间的话,极易发生摔倒摔伤意外。如果开车,车祸的发生率将大大提高。“因为这个时候,手脚的反应和灵敏性都变得很差了,开车也容易晃来晃去,走S形路线,看到人也很难立即反应过来而避开或刹车。还有些车主会因为看不清楚路而冲进水沟、水塘或河涌里。”曾育辉称,急诊曾接诊过这样的车祸,车主在内环路上开着车,因看不清楚路,直接把车从内环路上掉下来。
3不言不语昏睡期:伤不了人,自伤最深
“酒喝多了会死人。”曾育辉告诉记者,喝到了动作失调期,要是还止不住喝,就该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了———昏睡期。人都昏睡了,当然开不了车,伤害别人是办不到了,但却是自伤最深。“此时,过量的酒精开始抑制脑干中枢,饮酒者的呼吸被抑制、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昏迷。有不少人酒喝多了,就这么昏睡死过去的。”
曾在黄花岗某宾馆内,一群朋友喝酒,喝到下半夜,黄某就直接昏睡过去了,朋友中那些喝得少或者对酒精耐受好的,就在一旁打牌,还不时走过来看看睡过去的黄某,但黄某一开始还有呼吸,后来呼吸越来越弱,手脚也有些冰凉,朋友们好心帮他盖上被子,继续打牌,到了黎明时分,再看黄某,发现他已经没呼吸心跳了,全身冰凉。大家这才急了,忙打电话叫救护车,可当医生赶到现场的时候,证实黄某已经死亡。
“年轻人喝醉酒了,以为睡一觉就没事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曾育辉主任提醒年轻人,因为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人的呼吸中枢、让呼吸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血压降低直到测不出来。
曾育辉主任提醒:“喝得烂醉的人最好在酒后24小时再开车,因为烂醉一夜之后,虽然人清醒过来了,但酒精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快消失,第二天往往头痛欲裂,反应还很迟钝,走路还有点轻飘飘。此时如果进行酒精浓度测试,很有可能仍会超标。”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