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近期收治了10多例颈部得了“怪病”的患者,这批患者年龄从2岁到27岁,来自全国各地的,表现为颈部反复疼痛及脓肿形成,在多家医院屡次手术切开排脓、药物治疗都无法痊愈,也无法明确病因,其中有位年仅3岁的小朋友颈部竟然有4条手术瘢痕,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身心创伤和经济负担。这批患者入院后,在我科诊断为“颈部先天性瘘管”,在行手术一次性切除病灶后,“怪病”得到了根治。
那么,颈部的先天性瘘管是怎么来的?病因就隐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第2、3、4鳃沟或咽囊发育发生变异,从而形成颈部侧方的瘘管或囊肿,由于瘘管或囊肿与咽喉腔相通,在进食时,食物极易进入瘘管内,导致感染的发生。一般表现为颈部肿痛、化脓性感染,该病发病率低,表现不典型,属临床罕见病,患者一般就诊在儿科、普外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等等,由于对该病认识有限,大部分医师仅进行抗生素治疗及切开排脓,导致病根无法去除,从而导致颈部反复感染流脓。
要治疗这种疾病,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才能诊断和治疗。颈部瘘管分为第2鳃裂瘘管、第3鳃裂瘘管和第4鳃裂瘘管,其中,第2、3鳃裂瘘管最为常见,诊断除了根据病史和常规体格检查外,主要依靠电子喉镜、下咽部造影和颈部CT检查。第三鳃裂瘘管又称为梨状窝瘘,瘘管走形复杂,与颈部肌肉、甲状腺、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颈动脉关系密切,又因为有过反复感染切开排脓,颈部瘢痕增生明显,解剖结构紊乱,手术治疗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批住院患者大部分都是梨状窝瘘,我科分批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了全段瘘管、颈部瘢痕、部分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组织,并在术中对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颈部大血管进行解剖并完整保护,达到了根治疾病、预防并发症的目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
耳鼻咽喉科近三年来,在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改革创新,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提高科室影响力,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耳鼻咽喉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