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第二季度“服务之星”
用爱呵护生命
——肿瘤科徐娟华“服务之星”事迹材料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到病魔的侵扰,面对这些不幸者,我们的护士总会勇敢地站出来用无尽的爱心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爱的港湾;同时也为“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同事——徐娟华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1999年卫校毕业的徐娟华,一直从事肿瘤科护理工作。众所周知,肿瘤病人有更多的心理恐惧和对生命的眷恋,但是徐娟华用真心、爱心、细心和耐心为病人驱逐对死亡的恐惧、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为病人支撑起一片蓝天。她常说:“我们无法阻止死神的脚步,但我们可以让患者更好更容易地去接受事实和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让病人的情绪更加平静和安详”。她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把每一个病人都当作我们的亲人”
在十二年护理工作中,她不知道送走了多少病人。在病人急躁、恐惧、沮丧、无助的时候,她总是及时出现在病人身边,为他们化解痛苦,对待每一个病人,她恰似亲人甚至更胜亲人。有一位病人放化疗后口腔内粘膜大面积溃烂,张口困难,难以进食。有一次她值夜班的时候,得知病人的家属临时有事不能送食物来病房,病人还没有吃饭,她马上为病人买来鱼片粥,而且细心地指导病人饭前含服漱口水,减轻口腔疼痛以便更好地进食。后来其家属了解了情况之后,给徐娟华同志送来买粥钱要感谢她,但是她微笑地说:“不客气,我们的职责就是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还有一次病房里来了位3岁的小朋友—陈汉曦,因为年纪小,所以对治疗很不配合,大家都很无奈。为了取得小朋友的信任,更顺利的完成治疗,徐娟华同志就买来玩具和零食送给他,并与他一起玩游戏。没过几天,再做治疗的时候他便很乐意地配合我们。小朋友的家属很感激,多次要送水果给徐娟华同志,但是她也都婉言拒绝了。
“能帮到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徐娟华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帮到别人就是一种幸福”,在院内工作是这样,在工作以外也是这样。今年四月初,她在上完夜班回家的路上,不料白云山脚下的人行天桥上遇到一位老伯突然跌倒在地。虽然身处闹市中,人流如鲫,但却没人理会。面对一个功利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社会,上前帮忙可能会带来误解甚至不必要的麻烦,可是爱心和职业使然并没有让她退却。她迅速走到老人跟前,经过简单地询问,她判断老人家应该是疲劳过度,或是没有进餐导致血糖低而眩晕。她及时联系120急救中心,可是老伯拒绝了,也拒绝联系其家属,说只要休息一会就没事了,她对老伯说:“那我在这里陪你,等你好些了再送你回家”。待老伯稍好转,她立刻去买了早餐回来给老伯,这时正好老伯的儿子找到这里,了解事情经过之后,其家属一再地表示要酬谢她,但她同样用微笑拒绝了,说:“能帮到别人就是一种幸福”。的确,我们的社会要是有更多的徐娟华,更多的好心人,相信那就是我们所期盼的幸福社会,幸福广州。
作为战斗在护理前线的一名平凡白衣天使,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她总是身怀敬业精神,以无私的情怀去抚慰和挽救生命,用爱呵护一个个挣扎在病痛中的生命;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她的无私、她的敬业,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天使之情 平凡真爱
——神经血液内科黄玉珍“服务之星”事迹材料
早上八点钟,又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她认真听完夜班同事交班报告后,像往日那样到床边交接班。每到一位病患者床前,她都会热情地跟患者虚寒问暖,留意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发现患者仍未服药时,她会耐心叮嘱,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她则贴心的去拿起水杯给患者喂服,或者进行喂管注入。她用亲切的微笑,温暖的问候,朋友般的交谈,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动作中注入对患者的关爱。严谨是她的工作态度,哪怕是多么琐碎的工作;用心服务是她的工作理念,哪怕是多么辛劳的工作;她是病人眼中贴心的“邻家姐姐”,她是神经血液内科护士黄玉珍。
她知道,提高服务质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重视工作中的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重视细节,纵使微不足道,但足以温暖一个人的心灵,照明生命,助增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宽度。记得不久前有个名叫古志强的急性白血病的病人,19岁,农民,在欧宝娱乐app手机版下载安装 多次住院化疗、接受输血等治疗。本来贫穷的家已是雪上加霜,黄玉珍注意到病人一日三餐很少吃肉,有时候一份快餐分两餐吃,营养根本跟不上。尤其是早餐,天天就一份白粥,几乎没变过。而且情绪消极,悲观,不愿与他人交流,刚开始以为他是胃口不好,或者不想吃别的,黄玉珍就给他饮食宣教及心理疏导。但是他听后却吱吱唔唔,心不在焉,像是有难言之隐。通过了解才知道,因为无钱治疗了,他住院的钱都是向亲朋好友凑来的,可以借都借了,为了治疗只能省着吃。黄玉珍知道这些后,心里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为了帮助他,黄玉珍每天买三瓶牛奶给他,偶尔还给他带些水果,并关注他思想动态,了解他的心理需求。每次值夜班都跟他促膝长谈,,让他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鼓励他大胆与同病室病友及同病种友交谈,消除他的消极思想。经过一番努力,病人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还常常跟别人开玩笑了,对于这一切的转变,他颇有感慨的说:黄护士就像自家姐姐那样亲切。
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需要有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在神经血液内科病房中,尤其是一些老病人,都知道一个来自清远的黄护士。她的静脉穿刺技术好,像血液内科病人麦大源说的,她为病人做操作时十分耐心,打针动作又快又准,痛感不明显。她在与病人进行输液或者其他操作过程中,都会利用时间跟病人嘘寒问暖,询问病情或是交谈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使整个病房充满着温馨的气氛,没有所谓医患间的隔膜,有的是融洽的医患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亲人般的关系。对此她坦言道,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建立良好的医患环境是每个医护人员所义不容辞的。
上晚班时,她利用空闲时间给病人做健康宣教,认真向偏瘫患者示范康复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为了血液内科病人能节省医疗费用,她还会去找一些有关书籍和民间的有用处方,向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例如:花生皮煮水喝有升血小板作用,白罗卜和苗、红罗卜、牛蒡、香菇一起煲水喝能升高白细胞,这些材料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既便宜又容易做,有了饮食上的帮助,病人可以减少住院次数。她正是用这一种敬岗爱业、用心、用爱的服务精神,履行着一个护士的价值观、人生观。
今年8月份,23床病房住进来了一个100岁的老爷爷,叫周宜庸,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并同时患有老人痴呆、高血压病3级、肺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痰多,难以咳出,需要用负压吸引器吸痰,而且一到晚上,病人的痰液就会增多,尤其是下半夜。8月16日,黄玉珍护士值夜班,她一上班,就发现病人脸色有些青紫,床边心电临护示血氧饱和度在60%左右,她马上给予吸痰、翻身、拍背处理,而经过一番紧急的协助,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此时病人有两个六十多岁陪伴在旁的女儿已经筋疲力尽了,她看在眼里,怕老人家累着,吩咐她们自已好好休息。由于病人痰多,又粘稠,每隔半小时左右就要去吸痰一次。每次吸一会痰,她要一个人把高大、重达80公斤左右的病人翻身、拍背,再吸痰,这无疑对一位女护士来说是很费力的。但是她默默地做着这些,没有一次把病人家属叫醒来要求帮忙,这就是她,用亲人般的关爱,给病友带来丝丝温暖。
工作之余,她时常反思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对于不足之处,努力改善,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希望为病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