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拥措
“老师,今天是感恩节,我不信基督,但我认同感恩,向帮助过我的师姐妹和老师您说声感谢!感谢您走进我的生命,感谢您的帮助,感谢老师!”这是四郎拥措在去年感恩节发给我的短信。
虽然学校现在很注重三感(感动、感激、感恩)教育,但有多少孩子真正懂得感恩?在这个物欲横流、令人利欲熏心的社会,又有多少成年人懂得感恩?
四郎拥措是一个十八岁的藏族姑娘。她是西藏昌都县人,是葛嘠活佛的堂妹。十六岁到葛嘠活佛创办的德格佐钦琉璃光慈善医院工作。凭着她的聪明和勤奋,很快就学会了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及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医院里的同事都很喜欢她,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相处的非常愉快。四郎拥措去年十月到产房进修,十一月初开始跟我上班。四郎拥措非常勤奋好学,大家都很喜欢她,我们都亲昵地叫她拥措。拥措信佛教,睡觉前都要念经。我对藏族的习俗不太了解,对她产生一种神秘感。当我逐渐了解她,觉得她非常纯真、淳朴,只要给她一点帮助都会令她很感动并且满怀感激之心。
“老师,我们那里太苦了,我可能不会在医院干太久。”一天晚上,拥措对我说。我很惊讶,不懂这‘太苦’是什么意思?拥措跟我解释说,德格佐钦慈善医院的海拔4000米,冬天非常寒冷,而且电力供应不足,经常是靠烧牛粪取暖。特别是夜间坐摩托车去出诊,冻的人受不了。她因为想家曾经离开医院一段时间,但由于舍不得医院的同事,还是回医院上班。
有一天,拥措拿了一本介绍葛嘠活佛和琉璃光慈善医院的杂志给我看,医院连院长在内总共才九个医务人员,医院条件简陋,即便这样,已经给当地的藏民就医解决很大的难题。不然的话,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疾病,如阑尾炎、感冒、肺炎、割伤、分娩中胎盘不能自娩及产后出血都会夺去藏民的生命。如果病人病情危重需要转诊,需要开两个多小时的车还要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海子山才能到达甘孜州医院,有些病人病情太危重有可能在转诊途中就会死亡。
听拥措说,有许多藏族妇女还是在家生孩子。有些是由于离医院较远只好在家生孩子,但有些离医院很近也不到医院去生孩子,等出现意外情况才到医院去。拥措的姐姐和嫂嫂也是在家生孩子,是她的妈妈接生的。可能她们没有意识到生孩子也会存在危险。
几年前慈善医院曾派活佛的妹妹卡西来进修,但卡西回去没多久就去当尼姑了。拥措到医院时卡西已离开医院。如果有分娩都是那个内科医生接生,分娩前不行会阴消毒,分娩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注射。我告诉拥措,分娩前行会阴消毒,顺产的产妇没有特殊情况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我根本没想到,到了二十世纪藏族地区的医疗竟然还如此落后。我于2005年曾到过四川的稻城亚丁旅游,经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理塘,站在海子山上拍照。印象中那是一片美丽的土地——理塘有连绵不断的绿色大草原;新都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绝美风光;亚丁有开满鲜花的牧场,亚丁村中云雾袅绕,如入仙境。但是,我意识到我只是从旅游的眼光来看待这片土地的,如果不去深入了解,根本不知道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藏族人民缺医少药。
当我了解到拥措所在医院的情况后,我恨不得把我掌握的知识全部教给她,让她回去后能更好地帮助她的藏族同胞。拥措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观察产程、保护会阴、缝合会阴伤口、新生儿的处理等。拥措经常说:“老师,您对我太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我说:“拥措,只要你好好学习,学到你需要的知识,回到医院好好工作,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2011年1月初,葛嘠活佛来广州,拥措见了葛嘠活佛后对我说,她见了葛嘠活佛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她在心里默默地说:活佛,我会在医院好好工作,不管多苦,都会在医院干下去。也许,活佛就是照亮拥措心中的一盏明灯。
1月10日晚上,我接到拥措的电话,她哭着说:“老师,我明天就要走了,我舍不得您。”虽然听拥措说过有可能1月19日前回去,但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走了。我也舍不得她走,但只能安慰她说:“傻孩子,不要哭,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虽然我也想如果能有机会到慈善医院去尽自己的能力给他们一些帮助,但相隔那么遥远,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到了年初一,我突然意识到春天来临了,心中有所感想,就给一些朋友和拥措发了一条短信:“听,那是春天的声音,她悄悄的降临,给每一个朋友点燃新的希望,播下幸福的种子,带来美好的祝福……”
很快就收到拥措的短信:“让高原飞舞的经幡飘送我真心的问候,佛前不灭的酥油灯点燃我深深的祝福。喇嘛寺的诵经声为您带来平安吉祥!……”
谢谢你的祝福,拥措!我的思绪飘向飞舞着五色经幡的雪域高原上,仿佛看到那个美丽的藏族姑娘。
愿这朵美丽的格桑花永远绽放在藏地高原上!
谨以此文献给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朋友!
(妇产科) 何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