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李先生因为腰部疼痛前来就诊,由于弯腰活动受限,需要躺在治疗床上做理疗后再做手法治疗。做理疗时,因治疗室空间有限,为避免因患者的鞋子放在床边过道而导致被人踩到或者绊倒别人,正骨科医务人员一般都把患者鞋子移到床底下。治疗结束后,在患者起床之前,林展主动将患者的鞋子挪出来摆好,让患者“穿得容易”。原来,这已经是林展的一种习惯,不管腰痛、颈痛,脚痛还是胳膊痛需要在治疗床上做治疗,林展都会想患者所想,把鞋子找出来,左右摆齐,让患者穿得方便。
别看林展是位男医生,但他可是一位非常细心的医生!
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者吴先生,因肩周炎做针灸治疗,需要侧卧把肩部露出来,于是患者脱掉衣服盖着肚子就侧着躺了下来。林展见状,在针灸前,细心地帮患者“整理”了一下衣服。原来,他是把患者露出来的腰部给盖住。虽然是夏天,但治疗室开着空调,患者做针灸需要20分钟,长时间没活动,腰部容易着凉。林展的细心举动,让患者避免了治肩痛反而“治出”腰痛的可能。
还有一次,是8月的一天,风有点大。腰痛的黄女士做针灸需要露出腰部,俯卧在治疗床上,但治疗床靠着窗边,这风容易导致着凉。此时,林展观察了一下窗户另一边的患者,刚好那位患者是平躺着做颈部理疗,着凉的几率很低。这边一推,那边一拉,把另一边的窗口稍开大点,让腰部针灸黄女士旁边的那扇窗稍关一点。这样,在保证疫情期间通风要求的同时,还避免了黄女士做针灸时受风寒的风险,机智地化解了通风与“密闭”的矛盾。
9月的一个上午,林展接到一个电话,患者于女士是经人介绍从外地专程过来看病的,但因路上交通问题而未能按时到达,担忧看不上诊。只听到林展安抚说:“不用急,慢慢来!”随后便耐心地等待着患者。路过的同事问他:“怎么下班了还没回家?今天你不是有事要外出办理吗?”林展笑着说:“患者网上挂号,长途跋涉过来就诊,是对我的肯定。而我下午没开诊,也不能让人家失望啊。我的事也没那么急。”就这样,患者的心急如焚,就被林展的一句话盖熄了。
林展细心、耐心、舒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认同,相应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